走訪一個城市,有如訪晤一位友人。想知道這位友人是動靜皆宜還是學養深厚,想了解這位友人是藝術底蘊十足還是精研美食美酒都可在訪晤中學習和借鏡。
到訪瑞士西北部城市Basel,我是被那裡的新舊建築交融和豐厚的藝文積澱所吸引,打算在街頭巷底與藝術不期而遇。
」Basel可以說是瑞士的藝術之城,在方圓37平方公里之內有40餘家博物館,密度之高,難怪被許為瑞士文化首都。
僅次於蘇黎世和日內瓦,Basel是瑞士第三大城市,居國境西北的三國交匯之地,西北面緊鄰法國,東北邊界和德國接壤。得地縁之賜,使得這裡從很早以前就是重要的交通樞紐,至而影響這裡居民的思想更為開放包容,藝術文化跨界匯聚,互為影響。因此之故,Basel之美可說是新舊融和,各具豐姿。
Basel市內還有不少在中世紀時建成而如今依然保存完好的歷史建築物,其中以紅色砂岩建成雙尖塔樓的主教坐堂Basler Münster(www.baslermuenster.ch)和市政廳(Rathaus)最有代表性,並和周邊的老房子規劃成了受保護的老城區。人在此中行,好像時光倒流,恰恰在中世紀時被凝住了。
Basler Münster和附近的古老民居組成了老城的中心地段。早在1019年,奧托王朝神聖羅馬帝國皇帝亨利二世及其皇后參加了大教堂的啟用儀式。這座紅色砂岩建成配以彩色屋瓦的雙尖塔樓建築物,結合了羅馬式和哥德式建築風格,不過羅馬式建築己經在十四世紀的一場地震中毁掉,後在十五世紀時由建築師Ensingen加以擴建。
主教坐堂正門立面的浮雕和立體雕刻、地下室、聖壇、Erasmus of Rotterdam之墓、Gallus Gate和兩座修道院等等建築物和裝飾細節,均見證了令人著迷的數世紀以來建築風格的演變。
對了,請別忘了攀上教堂後面的大露台Pfalz,那裡更是絕美的城市觀景台,也是到訪遊人在此的最佳憩息點,讓你可以靜心地欣賞萊茵河蜿蜒流淌,映印著對岸Kleinbasel倒影,以至遠處黑森林和Vosges Mountain的美景。
今天的中橋(Mittlere Brücke)雖於1905年完工,然而它的前身早於1220年左右建成。從橋上回看大教堂及周邊建築群的壯麗景色,也是欣賞Basel的一個最美角度。
中橋上有個小小的哥德式小教堂Käppelijoch,為路過行人提供短暫祈禱場地的同時,直到十七世紀時那裡亦是違法者被處決溺死之地。小教堂入口處的浮雕是為Basel建造第一座橫跨萊茵河橋樑的Heinrich von Thun主教,旁邊還有兩位天使相伴。
在老城區內,市政廳(Rathaus)拔地而起,以它那亮眼的紅色外牆、獨具特色的塔樓、凸窗、中庭、拱頂迴廊及紅牆上栩栩如生的濕壁畫(fresco)而格外引人注目。
十三世紀時,市政廳已是Basel政府及議會所在地。部份原建築在十四世紀時毁於地震,到了1501年Basel加入瑞士聯邦後遂決定擴建市政廳,之後並邀得Hans Holbein der Jüngere負責繪畫以法律和秩序為主題的歷史故事和傳奇人物,例如庭院側面牆的《約沙法告誡法官》、《希律王》和右邊樓梯《最後的審判》及外面牆上畫了勝利女神和兒童群像、前廳上方的場景描繪了羅馬正義女神Justitia等濕壁畫。這位文藝復興時期的著名畫家後來成為了國王亨利八世的宮廷畫家,因而聲名鵲起,連帶他的畫作亦是更有價值。經過了數百年的時日更迭,現在看來壁畫色澤依然是鮮艷亮麗。
十七世紀時市政廳增加了哥德式前廳,而塔樓是在十九世紀時期添加的。市政廳陽台上的銘文提醒了遊客:瑞士土地從這裡開始。垛口上則裝飾了Basel和當時瑞士聯邦的其他11個成員的紋章。庭院裡豎立的是Lucius Munatius Plancus塑像。
中世紀時,炫富及演示奢華的最佳方法就是大興土木,而且在外觀上喜以凸窗(oriel window)和手繪濕壁畫作為裝飾潮流,市政廳的建築風格正是包含了以上兩種重要元素,最值得慶幸的是依然保存完好,讓我們今天可以領略此中之美。
市政廳前的市集廣場Marktplatz,每到周末都會舉辦農貿市集。在這獨特的地標上過日常生活,是否份外有歷史感?!
走過了老城區,在Basel街頭,不難見到依然有些仿古建築、新藝術運動(Art Nouveau)和早期現代主義建築簡約風的融合。Basel建築既保留了傳統風格,又接受開放新思潮,近幾十年來,眾多著名建築事務所如Christ & Gantenbein、Diener & Diener Architects、Herzog & de Meuron等設計出來的現代建築,在在證明了Basel被視為瑞士建築之都的美譽實至名歸。
算來Basel共有9名曾獲普利茲克建築獲奬者在市內設計過建築物,若然加上了周邊地區的話一共有12名普利茲克獲奬者留下了他們的創作足印,為Basel充滿活力的現代建築場景奠定了堅實而充滿創意的基石。
在1980-90年代,Basel興建了由Herzog & de Meuron建築事務所設計的現代辦公大樓,憑藉Roche Towers和充滿未來感的Messe Basel為建築界樹立了新標桿。Jacques Herzog和Pierre de Meuron這兩位舉足輕重的建築師後來獲得了普利茲克建築大奬,由於他們的成就非凡,從1990年代起,Basel就被看作是當代建築藝術的重要中心之一。
其中最讓人驚艷的自然是充滿了未來感的Messe Basel(www.messe-basel.com),這個頂棚之上有一個大洞的公共空間不僅是展覽中心的入口,而且還是當地人和遊客的聚會場所。建築師將這大洞稱之為天堂之窗“Window to Heaven”。當你站在此間抬頭抑望天際的澄空白雲時,未知是否能和偷偷張看的天使們彼此回心一笑。
Messe Basel也是Art Basel的展覽場地,該國際藝術博覽會每年均會在巴塞爾、美國邁阿密海灘和香港舉辦。
使得Basel成為一座外貌不斷在變化中的時尚都會,還有舉世聞名的建築師如Mario Botta為Bank for International Settlement(BIS)設計了The Botta Building及Museum Tinguely。Richard Meier也曾設計了Euregio Geschäftshaus。
就在瑞士和德國接壤邊境上的Vitra校區,Frank O. Gehry建造了他在歐洲的第一座建築物:維特拉設計博物館(Vitra Design Museum),其外觀有如大型雕塑,令人驚嘆它的獨特造型和結構之美。
如果你意猶未盡想對瑞士建築藝術有更深刻了解的話,還可參觀Basel市內的瑞士建築博物館(Swiss Architecture Museum)。
Basel博物館眾多,而且涵蓋主題相當廣泛,尤以豐富的藝術收藏見長,其中美術館Kunstmuseum Basel(www.kunstmuseumbasel.ch)的收藏歷史可追溯到1661年購買了Hans Holbein的作品集,使其成為世界上第一個由市政所有並向公眾開放的博物館。
Kunstmuseum Basel主樓由建築師Paul Bonatz和Rudolf Christ於1931-1936年設計建造。館內藏品以令人印象深刻的廣泛歷史跨度著稱,收藏的藝術作品從15世紀初到當代之作。它的重點藏品,更使其成為國際上同類博物館中最重要的博物館之一,其中又以文藝復興時期藝術家及19和20世紀藝術家最為重要。話說1967年Basel決定收購兩幅畢加索的重要作品,市民公投支持和資助這個計劃,此後畢卡索決定把另外4幅作品贈送給Basel,Basel亦因此而把美術館附近的一座廣場易名為畢卡索廣場,成為一時佳話。
美術館擁有Holbein家族最多的作品,文藝復興時期藝術家包括Konrad Witz、Hans Baldung、Martin Schongauer等大師之作。17至18世紀有魯賓斯和林布蘭。19世紀的主要藏品包括馬奈、莫奈、高更、塞尚、梵高等。20世紀重點藏品是畢加索及立體主義的Braque、Juan Gris等作品。該系列還包括構成主義、達達主義和超現實主義的藏品以及自1950年以來美國藝術家如Andy Warhol、Jasper Johns等作品。
2008年美術館加建新館,新大樓通過地下通道與主樓相連。擴建增加了 2,750平方米的展場,總面積接近10,000平方米。美術館原來主樓收藏了從15世紀到1950年的藝術品,擴建部分則收藏之後的作品。漫步展場中,你會發現羅列的展品名副其實是一部畫壇名人錄:從畢加索到馬蒂斯,從米羅到夏加爾,難怪倫敦泰晤士報將這座美術館評為2013年世界第五大博物館了。
美術館更會不時舉辦不同主題的展覽,我遇上的是把十六世紀西班牙畫家El Greco和十九至廿世紀的畢加索兩位大家相提並論,從編年考證以至畫風對比一一展現,非常獨特和有意思。
Fondation Beyeler(www.fondationbeyeler.ch)是瑞士參觀人數最多的藝術博物館,以高質量作品吸引著國際觀眾的注目,因為博物館收藏了令人嘆為觀止的藝術作品及舉辦定期的專題展覽。
Ernst Beyeler和Hilda Kunz夫婦委託Renzo Piano設計博物館來存放他們的私人珍藏,並於1997年向公眾開放。場館的建築設計能將大自然和藝術融為一體,坐落在周遭老樹環繞,池塘裡睡蓮朵朵有如田園詩般的環境之中,可俯瞰黑森林山麓附近的田野、牧場和葡萄園。
Fondation Beyeler藏品包括近代經典和當代名作,如梵高、莫奈、塞尚、盧梭、畢加索、馬蒂斯、Alberto Giacometti、Mark Rothko、Andy Warhol、Louise Bourgeois以至Marlene Dumas、Roni Horn、Felix Gonzalez-Torres 、Rachel Whiteread等現代藝術家的作品,為參觀者提供了一個難得的機會深入體驗Fondation Beyeler的珍藏。
Fondation Beyeler現與瑞士建築師Peter Zumthor合作,正在毗鄰公園建造一座新的博物館建築,從而進一步加強藝術、建築和自然的和諧互動。
說到和Basel結縁的知名人士,最亮眼的是哲學家尼采,從1869-1879年在此擔任古典語文學教授。
說到重要藝術家,不能不提曾在此地成長及就讀Basel School Of Arts And Crafts的Jean Tinguely(1925-1991)。
這位達達主義藝術家以機動藝術聞名,他的作品暗諷工業社會中盲目生產過剩的現象。在Basel有以他命名的噴泉Tinguely Brunnen及個人展館Museum Tinguely(www.tinguely.ch)。展覽館前有Tinguely於1980年創作的機械雕塑Schwimmwasserplastik 。
展館前還有Tinguely的妻子Niki de Saint Phalle創作的雕塑Gwendolyn,她有很多關於各種女性原型的作品,造型均非常豐滿而且加上了很多不同色彩,代表著不同的人種。
後來定居巴黎的Tinguely被視為二十世紀中期的前衛藝術家,曾與Duchamp、Calder等藝術家一同參與名為Le Mouvement的展覽,這也是機動藝術首次在藝術界中獲得重視。
由著名建築師Mario Botta設計的Museum Tinguely永久藏品,包括Tinguely的機械雕塑、插圖、照片等。Tinguely的法國藝術家妻子Niki de Saint Phalle亦捐赠了55件雕塑給博物館。臨時展覽則展示Tinguely朋友、同代人和現代藝術家如Bernhard Luginbühl、Yves Klein等的作品。
Museum Tinguely裡展出Tinguely的大型機械雕塑Grosse Meta-Maxi-Maxi-Utopia, 1987,他利用各種可再加利用的剩餘材料來組裝作品,而且參觀者還可以走入作品中互動,我的感覺是有如參觀瑞士其他的巨型報時鐘運作一樣複雜而精妙。
1977年,Jean Tinguely在曾是Basel劇院前的水池用黑色瀝青鋪設了一個淺噴泉並裝置了10個機械雕塑,並以低壓電流驅動來讓機械模型不停運轉,驟眼看來好像十個鐵人在水中玩耍,就像曾經佔據舞台上的演員和舞者。這組機械雕塑Tinguely Brunnen又成為了Basel著名的新地標。
Basel其它重要博物館包括古代美術館Antikenmuseum Basel und Sammlung Ludwig,主要收藏西元前4,000年至七世紀的美術品。當代藝術博物館(Museum für Gegenwartskunst)展出自1960年以後的藝術藏品。自然史博物館(Naturhistorisches Museum Basel)主要收藏動物學、昆蟲學、礦物學、人類學等領域的藏品。文化博物館(Museum der Kulturen Basel)藏品約有320,000件,主要展示來自歐洲、南太平洋、中美洲、西藏、巴厘島、瑞士的藏品,是歐洲領先的民族志博物館之一。
此外市內還有眾多規模較小的收藏和博物館,如解剖博物館、大學醫藥博物館、瑞士猶太博物館、玩具博物館和玩具世界博物館等。
除博物館外,Basel還有許多展覽室和空間展出當代藝術和舉辦文化活動。每年Basel藝術展和最重要的鐘表首飾博覽會均在此舉行。你說,人在Basel,又怎不會和藝術文化不期而遇呢。
更多旅遊資料可瀏覽:www.myswitzerland.com及www.basel.com。
Comments For This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