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米蘭大教堂(Duomo di Milano)是還了我四十年的心願,想當年歐洲火車之旅,因為趕火車而經Duomo過門而不入,在心中念茲在茲至今。

卻是奇怪地,直面Duomo的早上,我卻沒有立馬衝入裡面的衝動,反而先在它的周遭看看瞄瞄。見到有不少意大利帥哥刑警駐此,放心不少。

這慢下來的第一反應,可能是由之前數星期旅遊累積下來的疲累加上前一天為了買火車票而折騰再加上盛夏當頭的炎陽及人潮影響。要知道,這世界第五大教堂每年接待數百萬遊人,眼前見到的亦是人山人海和排隊買票的長龍,害得我緊忙找個有遮陽的角落躲一躲。

也是旅遊書上說的,大教堂佔地 520呎 x 302呎,始建於1386年,花費了數百載光陰建造,經過了 9 代人的設計,因此帶有浪漫主義、哥德式、哥德式複興的風格云云。不過,在我看來整體雖然有錯綜複雜的結構和細節,但都離不開垂直向上拔尖的線條,無論是立面還是兩側的柱廊及尖柱上都滿布雕刻,雖然經歷了數百年和不同人的設計,卻完全沒有違和感。

由於大教堂全部以採自Candoglia的白色大理石建造,加上設計上垂直線及尖頂極多,遠遠看去有如一盞華麗晶瑩的水晶燈。整體華麗,細節精緻,由以聖母馬利亞生平事蹟雕成的中央門開始。

大教堂內部莊嚴肅穆,巨柱、高高的拱頂及彩色玻璃窗透射下來的光影都增加了它的肅穆氣氛。細意看去,彩窗上每一小格都自成故事。

除了教堂外豎立了不少雕像,內裡亦雕像不少,全數應以千話計。最有名的當屬文藝復興時期倫巴第雕刻家Marco d’Agrate的作品Statue of Saint Bartholomew Flayed,這座雕像以十二使徒之一Saint Bartholomew被生剝人皮並斬首為題材,完美地捕捉到他那惶惑的眼神及清晰的肌肉肌理。

我的米蘭大教堂一日遊安排,是下午呆在大教堂博物館參觀,了解大教堂的建造歷史。博物館有26個展廳,內裡收藏了大量宗教藝術珍品及15-20世紀的雕塑、彩色玻璃、繪畫、掛毯等。

據知館內亦有收藏教堂的雕像模型,這和教堂頂上的金色聖母像一般模樣,是原裝正版還是模型就有待商榷了。

最為精采的重頭戲留待傍晚時分登上大教堂之巔。你可以自已攀爬463級階梯上頂,也可以買貴一點的入場票坐電梯上去然後自己走下來。

這些大理石階梯高度並不平均加上很滑,有些地方很窄很斜,得提醒你要小心。

在大教堂頂上看建築細節更為真切。教堂自底至頂全然是大理石建材,連走道上都沒偷工減料。

真不知道這些豎在尖頂上的大理石雕像,在數百年前是如何運上去和固定的?

在斜暉的光影裡,你看到了時間慢慢地流過。

因為空氣污染和風侵雨蝕而使得大理石表面呈現黑色,雖然有關方面不停地加以清洗,但似乎人力都敵不過天意,有的洗得白白了,但旁邊的依然蒙塵生垢。可能全部清洗過後,屆時又要重頭開展另一輪清洗程序了。

在教堂之巔還有兩大看點,其一是俯看眾生及這倫巴第大區城市之美。

從這個角度看下面,左邊是大教堂博物館,右邊是現代博物館。

這不用說正是拱廊街Galleria Vittorio Emanuele II和它的拱頂了。

San Gottardo教堂和八角形鐘樓融合了倫巴第哥德式、巴洛克式和新古典主義風格,建築師是Francesco Pecorari。

當然,米蘭大教堂的亮點多不勝數:225級管風琴、Saint Bartholomew聖者剝皮雕像、大主教石棺和紀念碑以至在藏圓頂中的基督在十字架上的一口釘。不過,我覺得都敵不過在這最高處的露台看日落美景。

Madonnina Spire尖塔高356呎,塔尖上面有Giuseppe Pergeo於1774年設計和建造的聖母瑪利亞雕像。這座14呎高的金色雕像是以銅板鍍金鑄成。

要拍到這張完全沒有人的照片得有耐性,我一直等到教堂頂關門前清場的最後一刻才能按下快門,自己成為了最後一個依依不捨離開教堂頂的參觀者。

相信大教堂的晚上有它的另一美態,可惜一整天下來,我和廣場上的遊人一樣累,無奈歸家去也。米蘭大教堂,希望有縁再聚。

更多旅遊資料可瀏覽:www.italy.com及www.italythisway.com。

Comments For This Post

Leave a Comment

Search Gourmet Vancouv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