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布拉格我主要住在新城區(Nové Město),雖說這區旅遊點並不多,不外是瓦茨拉夫廣場(Wenceslas Square, Václavské náměstí)、國家博物館(National Museum, Národní muzeum)、慕夏美術館(Mucha Museum)、新市政廳塔樓(Jindrisska Tower, Jindřišská věž)、跳舞的房子(The Dancing House, Tančící dům)與及伏爾塔瓦河沿岸景觀等,但區內優點亦有不少,交通方便,又是商業中心,購物吃喝最為方便。

新城區說它新其實是為對應舊城區的稱謂而矣。14世紀時,有鑑於市內發展蓬勃,人口日益增加,舊城區用地早已不敷應用,故以瓦茨拉夫廣場為中心,拓展了舊城區之外的土地,建有許多較為現代化的高樓大廈和高層住宅。

與其說這裡是個廣場,倒不如說它是一條寬闊林蔭大道,由舊城區起始呈西北至東南方向,長750公尺,總面積45,000平方公尺。廣場盡頭是瓦茨拉夫雕像群和宏偉的捷克國家博物館主樓。

廣場得名來自這位捷克人心目中的民族大英雄聖瓦茨拉夫(Saint Wenceslas),這組雕像由Josef Václav Myslbek於1887-1924年雕刻而成,正中是瓦茨拉夫騎馬雄姿,四角的雕像為捷克其他守護神:Saint Ludmila、Saint Agnes of Bohemia、Saint Prokop和Saint Adalbert。

諷刺的是,廣場不遠處的Lucerna Palace大堂裡,亦有David Černý的瓦茨拉夫騎在倒下死馬上的雕像,一歌頌一嘲諷,隔空對決。

現在的瓦茨拉夫廣場在中世紀時不過是馬市,19世紀時又曾是電車行駛路段,現在依然可以看到遺留下來的電車路軌。時至今日,這個廣場鎮日熙來攘往都是人潮,路中間還有供兒童玩耍的水上樂園。

最有趣的還有街上的泰式按摩店生意興旺,光顧者眾,小魚咬腳皮這等搞笑場面欣然示眾,一片歌舞昇平氣息,充滿了人間煙火味。

然而,不曾想這裡也是驚心動魄屢屢見證歷史重要時刻的地方——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奧匈帝國解體,政治家在此宣讀捷克斯洛伐克獨立宣言;1968年,在爆發布拉格之春的翌年,學生Jan Palach於此自焚,以抗議蘇聯入侵捷克。二十年後東歐劇變,捷克人民於這廣場上多次爆發大規模示威,掀起了天鵝絨革命,結朿共黨專政,政權和平轉移,國家從此邁入民主化。

廣場盡頭的雄偉建築就是布拉格最重要的博物館:國家博物館主樓,主要展覽有史前文明、歷史、考古、自然科學和人文科學等。

國家博物館主樓由Josef Schulz採用新文藝復興(neo-renaissance)風格來設計,採用三重拱門的古典風,四邊共有七十二扇窗戶,施工六年,於1891年竣工。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這建築物曾被炸彈損壞,經大規模修繕後重新開放。1968年,主立面亦曾被蘇聯軍隊猛烈射擊以至嚴重損壞,至今還可在砂岩柱和立面上找到修復後的彈痕。

由於位近布拉格最繁忙的交通主幹線和十字路口,因此這裡經常成為集會和公共活動的集中點。從館前陽台上看前方廣場,甚有君臨天下氣象萬千的氣概。

夜景也是國家博物館賣點之一,伴隨著廣場周邊車水馬龍人聲喧鬧的市聲市色作為襯托。

國家博物館有很多分館遍布拉格及其他城鎮,主樓旁的這棟新館有地下通道和主樓相通。新館以其帶現代感的獨特佈局,成為廣場極具吸引力的一環。

在國家博物館新館附近的State Opera為國家劇院之一,於此每年約有300場表演,和博物館一齊構成了新城區藝文圈。

至於慕夏博物館我倒沒有進去參觀,一者是我參觀的國家美術館亦有慕夏藏品,再者是我覺得看海報設計原畫和看印刷品分別不大,加上參觀票不便宜而作罷。

我住在新城區博物館附近,逛店舖壓馬路是我在布拉格的日常,
要去看跳舞的房子,經過了在查理廣場附近的新市政廳塔樓。雖然是布拉格最高的塔樓,高66公尺,但由於附近的建築物看來比較參差,相比其他舊城區及新城區的塔樓景觀差得遠了,倒是下面的小花園相當清幽。

解構主義美學的跳舞的房子是新城區的另一焦點。它是捷克建築師Vlado Milunić與加拿大裔美國建築師Frank Gehry的合作,建於1992-1996年,在二戰被毁的建築物原址上完成。

設計主題饒有深意,視覺上有靜態也有動感,即由一陰一陽兩部分組成,說是象徵著捷克斯洛伐克從共產主義政權過渡到議會民主制。

圖左的動態部份外有玻璃幕牆,特徵是起伏扭動的曲線和不對齊的窗戶,用了99塊形態不一的混凝土板支撐,造型有如扭腰後仰姿態優美的女舞者;靜態部份與旁邊兩座相鄰的十九世紀建築高度齊平,窗戶一如畫框地裝有突出的窗框,因為設計師希望它們看起來更有立體感,大樓頂部是個巨大的扭曲金屬結構。

這是放置於大樓前的雕像。由於跳舞的房子的兩組建築構成了有如一男一女跳舞的場景,故又別稱Ginger and Fred,源自Fred Astaire與Ginger Rogers這對荷里活知名舞蹈拍檔。頂樓法式餐廳便以此為名Ginger and Fred Restaurant,窗景可將布拉格河岸之美盡收眼底。

這種解構美學的設計出現在布拉格云云新巴洛克式、新哥德和新藝術運動的建築群中獨樹一幟,你怎麼看?覺得它是美得有新意還是殊不搭調呢?

跳舞的房子一百公尺外的東正大教堂Chrám svatých Cyrila a Metoděje是當年二戰爆發後捷克異見份子刺殺納粹軍官的最後抗爭地,教堂牆上的彈痕依然清晰可見。

從跳舞的房子沿伏爾塔瓦河邊漫步北行可以回到查理大橋,順路欣賞河岸美景,還會經過國家歌劇院(National Theatre, Národní Divadlo)。

Comments For This Post

Leave a Comment

Search Gourmet Vancouv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