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還未踏足捷克之前,一直以為此行焦點是布拉格東面小鎮Kutná Hora的人骨教堂。不過,世事萬物總有意外,有意外驚喜,有意外驚嚇,也有意料之外的未盡如意。

Kutná Hora地方小小但歷史地標不少,聖母升天與聖若翰洗者教堂(Kostel Nanebevzetí Panny Marie a svatého Jana Křtitele, Cathedral of The Assumption of Our Lady and St. John the Baptist)、聖芭芭拉大教堂(Cathedral of Barbara)及人骨教堂,一起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文化遺產名錄之中。
要到Kutná Hora遊玩可參加當地旅遊團,如坐火車需要在Kutna Hora hl.n轉區間車,然後在Kutná Hora sedlec下車。
因為Kutná Hora的人骨教堂位於市郊Sedlec,和舊城區聖芭芭拉大教堂步行有一大段距離,Kutná Hora-Sedlec站和人骨教堂相距較近,要到聖芭芭拉大教堂則應在早一站的Kutná Hora-město站下車。不建議玩家自行坐長途巴士,除了因為中途要轉車頗多周折之外,還要多費一小時才能到達。

一大早天是灰濛濛地有點涼意,順道先去參觀聖母升天與聖若翰洗者教堂這座波希米亞地區最古老的西篤會大教堂。此地在1142年時原是一座羅馬式教堂,在13世紀時被摧毀,後來於13世紀末14世紀初重建了一座有五個中殿的哥德式大教堂。哥德式大教堂後來在胡斯戰爭期間亦被毀,18世紀時由建築師Jan Santini-Aichel授命於原址重建。

Jan Santini-Aichel的設計保留了大教堂原有的哥德式特徵而融合了巴洛克風格及現代建築元素,這些似乎互不相容的風格,卻創造了非常和諧的視覺效果,成就了一種嶄新而獨特的建築風格——巴洛克哥德式(Baroque-Gothic style),結合了垂直高聳富於空間感的哥德式和充滿活力動感的巴洛克式結構。


一步入教堂裡,你立馬會被內裡肅穆莊嚴又不失祥和的氛圍吸引住——配合著當日的天氣,外面的世界是灰濛一片,裡面一整個空間是不落俗套的雅白和淡黃色,不由地給了你身心一種安撫作用;和其他巴洛克式教堂全都是滿鋪壁畫密砌雕像彩繪玻璃窗圖案密麻麻地使人視覺疲累有很大的不同,此間的室內裝飾非常簡潔。在這裡,自然光才是主角,光線從巨型的玻璃窗透射而下,顯得一室澄明,因此這裡又被稱為光之教堂。參觀者的視線,會跟集中地隨著高柱向上伸展,順著桶形拱頂上圍繞的循環律動飾條延伸,間或有兩三幅拱頂壁畫讓你的視線聚焦。


耳堂兩邊建造了獨一無二的無支撐懸臂樓梯,呈抛物線地蜿蜒而上,充滿了巴洛克韻味。

耳堂拱頂裝飾著Jakub Jan Steinfels描繪的聖三位一體壁畫、Tadeáš Supper的幻象畫作、Petr Brandl的繪畫和Matěj Václav Jäckel的雕塑。

大教堂上層對外開放,可以步行到西立面的唱詩班閣樓。教堂寶庫中藏有中歐最珍貴的珠寶之一 ,世上保存最古老的哥德式聖體匣之一 : Sedlec Monstrance。

最頂層可以看到拱頂的建築結構,掛畫則是當代人的畫作。

穿過小鎮上簡樸的主街,但見有以Lego砌成的人骨造型作為店鋪裝飾,以呼應城鎮的特色標誌。
拐入諸聖公墓(Hřbitovní kostel Všech Svatých)。傳說,一位到耶路撒冷朝聖的當地修道院院長曾向墓園撒了一把聖地泥土,自此這裡成為了虔誠教徒眼中的理想墓地。墓園裡有間建成於14世紀上半葉的哥德式兩層高的諸聖教堂(The Church of All Saints), 正是被俗稱為人骨教堂之所在,教堂底層地下室就是藏骨堂(Kostnice v Sedlci, Sedlec Ossuary)。

據說這裡收藏了四萬副以上的遺骸,都是14世紀死於瘟疫或因15世紀初胡斯戰爭而受害的。這些死者原先被葬於墓園,1400年左右因擴建教堂而掘出了許多墓葬,1511年一位半盲的西篤會修士將人骨移到教堂內,之後便收藏於此。

教堂上層是祈禱之所,是和造物主溝通的地方。下層黑暗而陰沉,是安放骸骨之地,提醒人們生命的短暫和死亡的必然存在,旨在激發人們的謙卑和敬畏之心。藏骨堂在歐洲並不少見,然而數量如此龐大並以人骨來編排成裝置品則是絕無僅有。

根據在藏骨堂以骨頭拼成的署名,知道在1870年時,木雕匠František Rint受僱於Schwarzenberg家族來整理藏骨堂,所有骨頭都經過消毒,用氯化石灰漂白,再精心排列成獨一無二的形狀和圖案。

裡面的四座巨大的骷髏金字塔象徵天山,上方的王冠代表通往天國的大門。一盞巨型人骨吊燈據稱是由人體所有骨頭組裝而成,象徵著光明和希望。懸掛著的天使是以頭骨和交叉骨頭拼成,喻意陪伴一個人踏上上帝審判之旅。至於以人骨拼成的Schwarzenberg家族盾形徽章,旨在感謝他們為藏骨堂作出的貢獻,徽章右下角有隻以鳥骨砌成的烏鴉正在啄穿土耳其士兵的眼睛,代表家族在1592年Raad戰役中戰勝了土耳其人。

藏骨堂空間不大,加上人骨擺設是如此密麻麻地放著,才顯得內裡更為窄小低矮,參觀者亦有不少,隨時有和骸骨擦身而過的險象。可惜我參觀時藏骨堂內已不許拍照,無法在這裡顯示詳情。
之前我還以為自已會有毛骨悚然或不寒而慄的驚嚇,但卻沒有。這些骨頭擺設雖然裝點得不尋常地巧妙,卻也說不上美,只覺得有些不真實的詭異感,看麻木了甚而錯覺以為是道具。想要有更刺激的驚嚇?或者參加夏天的晚間導賞團,在枝形人骨吊燈幽暗的光影下,應該有不同感受吧。
更多資料,可瀏覽www.visitczechia.com
Comments For This Post